放射衛生檢測與評價
麻城市人民醫院新建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模擬機機房建設項目
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1、項目簡介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麻城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50年3月,位于繁華的老城區中心南正街,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急救和社區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醫院。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醫院臨床科室開設齊全。
為滿足腫瘤患者的治療,醫院于2014年初新建一棟三層的放療大樓,引進醫用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模擬機等放射診療設備,開展腫瘤放射治療項目?,F大樓已落成,設備也安裝調試完畢,防護設施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模擬機產生X射線,X射線的有用線束能提高病癥的診斷率和有效地治療腫瘤,但同時又是職業病危害因素之一,建設單位于2015年5月委托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我公司)對該建設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控制效果評價。
2、項目內容
麻城市人民醫院在新建放療大樓一層,新建醫用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模擬機、CT模擬機定位機機房三間及操作控制室和相應輔助用房,分別安裝醫科達Precise加速器,GE LIGHTSPEED PLUS CT模擬機定位機和山東新華產SL-IC放射治療模擬機。
3、評價范圍
本評價報告書評價范圍包括該建設項目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和放射治療模擬機機房兩個放射工作場所的控制區和監督區;該項目的控制區包括醫用加速器治療機房和放射治療模擬機診斷機房、監督區含控制室及相關輔助用房。涉及的人員包括放射工作人員和可能進入監督區的公眾。
今后,本項目如有在設備和防護設施等方面的改變所引起的職業病危害,不在本報告書的評價范圍內。
4、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
4.1放射性危害因素分析
產生的主要輻射為X射線,還有電子線、中子、感生放射性。
4.2 非放射性危害因素分析
空氣在輻射照射下會發生輻射分解現象,其主要產物是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和NO2),且以臭氧的毒性最高。
5、輻射防護措施
5.1防護屏蔽設施核實情況
5.1.1加速器機房:
(1)屏蔽厚度:已建成加速器治療室面積約67.2m2(包括迷道),層高4.20m,設置的迷道長為9.2m,寬為2.0m。直線加速器機房為一層建筑,機房頂部沒有建筑物。加速器機房周邊墻體、迷道及頂棚均采用重晶石混凝土(3.5t/m3)一次性澆灌,防護門采用15mmPb、鋼板4mm、5%硼聚乙烯76mm實施屏蔽,有效地防止中子泄漏。
(2)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措施:該機房采用上送風、下排風方式組織通風。采用中央空調送風的同時,另在機房西側上方設進風口;新風機組機械通風系統通風換氣次數按每小時8次設計,進風管道呈“Z”型由機房迷路頂部進入機房內,新風通過管道送到加速器治療室。排風口設在東側墻下方,排風口2個。在治療機房和維修房中間設有兩扇門,每個門的上、下方均采用百頁窗交換室內空氣。

(3)防護安全裝置
5.1.2放射治療模擬機機房:
(1)屏蔽厚度:放射治療模擬機房設在放療科一樓,西墻與加速器機房共墻、放射治療模擬機機房面積:30.86m2,長6.2米,寬5.3米,層高3.05米。四周墻體采用200 mm厚混凝土(密度≥2.35t/m3)現澆磚,加硫酸鋇 30 mm單面抹刷;機房防護門采用4mmPb、觀察窗采用4mmPb鉛玻璃。
(2)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措施:放射治療模擬機房內采用中央空調(圖4-5),調節室內空氣,能有效地排除因射線產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
6、輻射監測與評價
本評價機構使用IBA DOSE 1治療水平劑量計、SRT-200標準充水模體及使用TN12000劑量儀及配套模體,對該院加速器和放射治療模擬機進行了防護性能檢測,使用451P加壓電離室巡測儀對放射診療的兩個工作場所的輻射水平進行了防護檢測,驗證屏蔽措施的防護效果,檢測結果表明,設備防護性能指標和工作場所輻射防護水平均符合相關放射衛生標準的要求,驗證屏蔽效果是理想的,實現了建設單位關于劑量管理約束值的要求。
7、評價結論
本建設項目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為高能X射線,按照原衛生部發布的《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衛生審查管理規定》衛監發【2012】25號文第四條,該建設項目屬于危害嚴重類的建設項目。建設項目的場址,平面布局合理。通風、防護門、墻體屏蔽厚度、測試孔電纜孔及劑量報警儀等均已落實到位。放射工作場所控制區四周墻體、頂棚與地面、防護門等屏蔽防護設施以及通風、安全聯鎖、警告標志等安全設施,在正常運行時能夠有效控制項目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要求,達到竣工驗收的要求。